
帮客融 | 风险控制仍是助贷业务发展的关键之一
文章来源:本站 时间:2021-01-06 21:08:25
(来源:帮客融)银保监会从今年5月开始,正式发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此办法对线上贷款业务的各项生态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为线上贷款业务发展打下了基础
同时,对于线上贷款、助贷平台的信用保险业务,银保监会还下发了《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进行规范。
在疫情的影响下,今年的业务展开也更加的艰难, 但2020年已经过半,我们的业务也必须接着开展下去,让我们根据刚刚发布的各项政策,结合当前线上放贷,助贷公司的现状来一个年终盘点。
在2020年年初的时候《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网传版”就开始流传了。从大方向上来看,大多数人的观点认为,今年是线上贷款业务发展最为适合的一年。因为从“网传版”来看,政策给商业银行线上贷款业务做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不单单如此,还针对助贷平台、融资担保业务、大数据风控等给出了政策指引。
除了政策的影响外,还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年头也有8年之久了,线上放贷业务也慢慢变得成熟,不得不聊的便是技术方面的发展,“大数据”是近年来网络发展的热词,随着5g的到来相信大数据风控对线上发展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再加上前几年p2p,小贷公司等等暴雷现象的发生,表现出巨大的风险导致监管部门对线上放贷乃至互联网金融的政策也在慢慢收紧,出借存量在慢慢降低,出资方必定会减少许多,所以p2p,小贷公司转型必定是大势所趋。
第二、在从市场上的公司来讲,线上化是小额借款,消费金融、小微企业借款转化的思路之一。借款与应用的场景也是慢慢趋于线上化,虽然现在的发展是整体处于一个初级的阶段,但是这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第三、从整个互联网的角度来讲,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流量时代”,拥有了流量就相当于拥有了未来,也许这么讲有些夸张,但是银行,消费金融,助贷公司对于流量的需求也在逐步的增大,竞争也在随之加大。
所以,2020年确实属于黄金的一年,虽然年初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导致行业逾期率略有上升。但是随之而来的整体的贷款业务量也相对增加,并且随着疫情的影响逐渐减小,政策的不断完善,逾期率也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那么,具体助贷业务及信保类业务应该如何发展呢?
虽然政策明确规定,助贷公司没有风控的权利,但是助贷机构带来的流量是金融机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业务。
上面也提到了,目前的金融市场流量是利润的保证,但是流量做大了,其中的质量也会随之降低。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这就产生了一个冲突的地方,流量和质量成了对立面。
那么如何才能在保证流量的同时保证质量呢?风控便是关键。
目前,金融机构与助贷公司之间的合作模式采用的是“融资担保模式”或者“信保模式”,这两者政策都做出了规范与约束。
在《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第五十五条【担保增信】商业银行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和不符合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经营资质监管要求的合作机构提供的直接或变相增信服务。商业银行与有担保资质和符合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经营资质监管要求的合作机构合作时应当充分考虑上述机构的增信能力和集中度风险。
也就是说,未来助贷想用融资担保模式做的,必须持牌经营。并且需要考察该融资担保的增信能力和集中风险度。
目前,整个助贷市场使用融资担保牌照的并不算多,大部分的采用的是助贷业务模式中购买“财险”用来增信,也就是常说的“贷款+保险”模式。
《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中提到:本办法所称融资性信保业务,是指保险公司为借贷、融资租赁等融资合同的履约信用风险提供保险保障的信保业务。
那就出现了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在借款的时候购买保险?
说到底还是为了风控。
有观点认为:助贷底层的风险性使资金方天然对该业务抱有疑虑,除了通过助贷险等形式进行增信外,助贷机构也可以通过深耕行业,完成一份风控水平好、历史业绩优的成绩单,从而减少对增信工具的依赖。总体而言,助贷业务规模萎缩和行业集中度逐步上升是未来的大趋势。
说到底,就是金融机构对助贷公司找来的客户有一定的风险疑虑,如果加上信保业务那么就等于给客户上了一定的“担保”,毕竟信保业务能够起到担保的作用。
从长远来看,信保政策对规定是一件行业利好,监管并非将“助贷+信保”的模式一刀切,而是要在合规的基础上,让该业务成为规范线上借贷的“好业务”。
业务的本质并不是说要整治助贷搭售保险的行为。而是要整治,强制搭售。这需要助贷平台与保险公司共同努力。首先,助贷平台要按照客户的风险等级不同进行划分,虽然不能替代金融机构做风控,但是可以做一些“前置风控”事项。从源头上区分客户的风险等级,如果是客户风险降低,完全可以不需要信用保险,那么如果客户存在一定的风险,在信用借款的过程中,则需要客户购买信用保险,以此来作为信用担保。
这样就既解决了风控的问题,也解决了整个“强制搭售”的问题。
对于保险公司来讲,与助贷机构合作等于在整个助贷业务线上深度绑定。保险公司也充当了担保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不可分割性。那么对于保险公司来讲,政策约束是不能事前收费,也就是说不能进行砍头息。而且,要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客户的融资成本。
从这两点上来讲,信保业务还是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确实能够解决底层资产的风控问题。虽然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有保险公司暂停了与助贷平台的合作,但是从整个市场环境来讲,这并不能阻碍信保业务的发展。毕竟,从“线上贷款”业务角度而言,应该允许有一定的试错空间,优化整个链条。从担保属性上来讲,保险公司的承保“容量”还是较为可观,并且这种业务模式也能够直接对于底层借款人进行担保,构成风控闭环。
最后,不管是线上贷款业务还是助贷业务,在“流量时代”的大背景下,核心依然是风控。近期,多部门下发政策,要求对于线上贷款业务的各环节进行公示,并且尽可能的压低融资成本。镶嵌在线上业务的各个环节中,助贷、信保业务未来应该做到公开透明,贴合市场环境,不断调整自身的产品要素,丰富整个线上贷款市场。
排版丨许文幸
图片丨网 络
审核丨夏明南